

當謝碧修女士再度跟我聯繫﹐是在她蒐藏了我的﹤葉之哲理三詩-夜之諂媚者﹥銀飾之後。
她說她有一首詩需要找到一件呼應的飾品﹐於是她要求我再製作﹤葉之哲理三詩-攀藤﹥這件作品。
這個作品的兩側有梅花鹿角與她的詩歌:﹤台灣梅花鹿哀歌﹥非常貼近﹐在反面我特地幫其加上高雄柴山的岩石與貝塚﹐增加識別度。她很開心能夠收藏這兩件作品﹐我也特意邀請謝女士對作品做了這次的記錄與訪談。
﹤台灣梅花鹿哀歌 ﹥
曾經我們能優閒漫步森林
是福爾摩沙地表一幅美麗的風景
我們比人類更早更貼近這島嶼
美麗該等同於哀愁?
稀有就會成為目標?
絕種是難逃的宿命?
人類的貪婪
人類的血腥
戴著我們的樹枝茸角
披著我們滿佈白色梅花斑紋的栗紅毛皮
昂首闊步在都市叢林
仍掩藏不住那內在的醜陋
我們是無法移植取代的
以後 我們將只是被裱褙的
蒼鬱山林的一面風景
發表於2009.12台灣現代詩第二十期


想請問當時創作這首詩的原因?
謝女士: 當初創作這首詩是在2009年,應該那時詩社是有一個主題是寫台灣的梅花鹿,那我對環保的議題也很關心。
請問您從事詩歌創作多久了呢?
謝女士:我第一次接觸詩是1976年。
哇!那是很長的時間,有46年了。
謝女士: 是的。當時我剛接觸詩,在救國團裡發現有教導詩的課程,那時我接觸的都是現代詩學派,他們會分享一些國外詩人的詩。
的確是很有意思,有這樣的課程可以多看看國外詩人的詩。
謝女士: 之後在1980年我加入笠詩社。漸漸覺得現代詩學派的風格不是自己的追求,而笠詩社本土派的思想,更貼近自己。
嗯,了解。可以跟我們分享您對於珠寶收藏的想法嗎?
謝女士: 我喜歡收藏的珠寶多半是玉、半寶石為主。它們在創作時能夠有更多的設計感與多樣化。
的確,作品能夠充分的被設計與表達也是我所追求的。
謝女士: 像是鑽石我就沒有很喜歡,它的確是很美,也可以很華麗。若太小又少了設計感,但若是太大那麼華麗,平常配戴也有侷限性。
是的,您比較喜歡日常可以配戴的?
謝女士: 是,我比較喜歡銀飾它的光澤感,平時也很好配戴。以前會收藏比較多的玉,喜歡中國風的編織方式,也會請人編織。
沒錯,高雄十全玉市那有許多很不錯的店家,可以幫忙設計編織。
謝女士: 總之,一件值得收藏的飾品,它背後的故事性很重要。
是,那是一個作品的靈魂所在,謝謝您的收藏。
2022.03.11
